上海419论坛

内经常见问题解答

时间:2023-11-03 22:20:23 志升 内经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内经常见问题解答

上海419论坛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内经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经常见问题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帝内经是谁的着作?

  黄帝内经是记录轩辕黄帝与他老师岐伯的对话内容,黄帝是一位喜欢医学勤学好问的好学生,每次带着问题去请教岐伯,岐伯也从不懈怠,把黄帝提出的每个问题都做详细的解答,黄帝觉得老师说的太好了,于是每次岐伯说的内容,黄帝都一一记录下来。

  一位聪明好学的黄帝,一位古时最有声望的医学家岐伯,一问一答把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都记录了下来,给后人们留下宝贵知识财富与智慧。

  黄帝是谁?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黄帝、炎帝、尧帝、舜帝、禹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轩辕黄帝的功绩之一是“艺五种”。“五种”,是指“黍、稷、菽、麦、稻”五谷。

  岐伯又是谁呢?

上海419论坛  岐伯是中国上古时代最着名的医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关于他的籍贯有不同的说法,除了陕西岐山说,还有甘肃庆阳说,四川盐亭说。一般认为,岐伯是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人。

  岐伯从小善于思考,有远大的志向,喜欢观察日月星辰、风土寒暑、山川草木等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还懂音乐,会制作乐器,测量日影,多才多艺,才智过人。后见许多百姓死于疾病,便立志学医,四处寻访良师益友,精于医术脉理,遂成为名震一时的医生。宋《路史》载:“古有岐伯,原居岐山之下。黄帝至岐见岐伯,引载而归,访于治道。”岐伯创立了中药学、创立中医养生理论、创立生命哲学的国学基础、《黄帝内经》以《易学》哲学思想统领全书,阐明了阴阳五气六气说和脏腑经络说,包括了人的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系统及其相互关系。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药物学以及治疗原则最经典的医学典籍,其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理、生物、农艺、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是中国首部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中医典籍。

  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本书?

  相传为黄帝所作,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

上海419论坛  首先,黄帝的概念,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它代表着古代一群优秀的人的统称。书当然不是一个人写的,是很多医家假借黄帝的名号,不为自己出名,把自己的做好的经验着作统一编辑,为后代医学作为经验。黄帝内经成书于大约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的博大精深的科学阐述,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各项人类所获的科学成就。令人颇感惊讶的是,中华先祖们在《内经》里的一些深奥精辟的阐述,虽然早在2000年前,却揭示了许多现代科学正试图证实的与将要证实的成就。中国古代最着名的大医家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均深受《内经》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无不刻苦研读之, 深得其精要,而终成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医。

  黄帝内经里说了什么?

上海419论坛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着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上海419论坛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它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着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五行学说

上海419论坛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81篇和《灵枢》81篇,各9卷。它分别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方面,结合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作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概括和认识。迄今在诊治学上仍具有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有哪些美丽的传说?

  在黄帝时期,人们生活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生活资料十分缺乏,经常遭受野兽的伤害和烈火、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平时在打猎的过程中还不断出现跌打损伤等事故。因此,因病伤而死的人越来越多。当时,东北部落约有1/3的人,活不到14岁就死去了。死于30到50岁之间的人,约有1/4。寿命最高的也活不到60岁。黄帝经常为此事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那时候,没有人懂得用药物治病,更不懂得预防。人一得病,只有听天由命,谁也没有办法。

  有一次,黄帝带领一支队伍进山狩猎,一只老虎突然向他们猛扑过来,黄帝急忙拉弓向老虎射了一箭。由于没有射中要害,箭头从虎背穿皮而过,受伤的老虎逃走了。几天后,有人发现老虎在一片树林里专门寻找一种长叶草吃,而且边吃边用舌头舔背上的伤口。虎背上的伤口没有血迹,也没溃烂。黄帝听到这个情况。立刻命人前去察看,并一再叮咛不许杀害老虎。察看人回来也说:“受伤的老虎吃了这种长叶草,伤口不但不流血,而且已慢慢愈合。”黄帝听后,沉思一会儿,便派人把老虎吃的这种长叶草采集回来,专门给部落里受伤流血的人吃。受伤流血的人吃了这种长叶草,果然收到止血止痛的效果。黄帝兴奋地说:“看来,野兽有时比人还聪明。它们受伤后,知道吃草治伤,我们就不知道这个道理。”

上海419论坛  还有一次,黄帝手下驯养动物能手--王亥在训练一只熊时,由于这只熊不听指挥,王亥一怒之下,失手将它的一只后腿打断。这时,有人主张将熊杀掉吃肉;有人却说:“这是一只母熊,留它一条命,也许还能生育小熊呢!”王亥按后一种意见,把这只断腿的母熊放了。这只母熊一颠一跛地钻进了树林,不料又被几个猎人发现。其中一个猎人正准备用箭射它,忽然看到这只熊的一条后腿吊着,正在树林的草丛里寻什么。猎人便隐藏起来仔细观看。原来这只熊用前掌在草丛里刨一种雪白的草根。每刨出一撮,先放在嘴里嚼一阵,然后吐出来,再用前掌轻轻地敷在被打断的后腿上。猎人感到非常奇怪,便没有惊动这只受伤的母熊,回去后把在树林里看到的情景报告给黄帝。黄帝听后,又派人去树林里察看。谁知,去的人找了三天,也没有发现这只熊的踪影。十几天以后,当有人在另一片树林里发现这只熊时,它的断腿不知什么时候长好了。一见猎人,就飞快地逃得无影无踪了。人们把熊刨过的这种草根从地里挖出来捣烂以后贴在损伤筋骨人身上,结果都治愈了。黄帝从这两件事上受到很大启发。知道自然界有很多东西都可以用来治疗疾病。于是他命雷公,岐伯二人,经常留意山川草木,虫鸟鱼兽,看它们如何生存。

上海419论坛  雷公、歧伯按照黄帝的吩咐,对自然界的飞禽走兽,草木花卉等,都详细地加以观察和记录,进行研究和试验,直到最后确认什么东西能治什么病为止,再由黄帝把它正式整理出来。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医案》和《本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中华民族第一部医药着作——《祝由科》就这样产生了。

  秋天为什么抹了润肤油还是觉得干?

  秋季经常觉得皮肤干燥的原因有两个:一,因为体内津液不足,不论外部如何补水,无法补充体内津液就会导致持续干燥。二,肺部功能低下,由于肺部功能失常,体内即使津液充足也无法布散至表面,帮助皮肤补水。

  青梅生津饮

上海419论坛  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青梅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冰糖调和口感、养阴生津;润肺止咳。青梅生津饮不仅能补充体内津液,还收敛自身,使津液不易流失。

  秋天咳嗽为什么吃了梨还不好?

  由于秋季气温从热至寒,导致温燥、凉燥两种燥邪都可能入侵人体。梨本身偏凉,因此只对秋分前容易产生的温燥咳嗽有帮助,但深秋时节的凉燥咳嗽,吃梨不仅没有作用,还有可能适得其反。那么应该如何分辨咳嗽到底是由凉燥还是温燥导致的呢?

  如何区分温燥与凉燥

  温燥与凉燥同样都受燥邪影响,患者都会出现鼻干、鼻燥、咽干的症状。与此同时,不论凉燥、温燥都是因为自然变化导致的身体不适,因为可能会出现头微疼的症状。温燥之邪还会伤害体内津液,因此会出现口渴、干咳无痰或者痰少而黏。而凉燥之邪虽然不会损害体内津液,但会导致肺部功能下降,因此会出现咽痛、咽痒、咳嗽痰稀色白。

【内经常见问题解答】相关文章:

内经的精华06-10

内经与伤寒07-31

内经的来源06-13

内经的认识06-13

内经的圣人06-19

内经的意思06-21

《内经》养生与美容02-09

《内经》背诵要点06-10

《内经》的变与不变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