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419论坛

仁和里杂叙皇甫湜_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时间:2021-08-03 16:02:20 李贺 我要投稿

仁和里杂叙皇甫湜_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仁和里杂叙皇甫湜

仁和里杂叙皇甫湜_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唐代 李贺

  大人乞马癯乃寒,宗人贷宅荒厥垣。

  横庭鼠径空土涩,出篱大枣垂珠残。

上海419论坛  安定美人截黄绶,脱落缨裾暝朝酒。

  还家白笔未上头,使我清声落人后。

  枉辱称知犯君眼,排引才升强絙断。

  洛风送马入长关,阖扇未开逢猰犬。

  那知坚都相草草,客枕幽单看春老。

  归来骨薄面无膏,疫气冲头鬓茎少。

上海419论坛  欲雕小说干天官,宗孙不调为谁怜?

  明朝下元复西道,崆峒叙别长如天。

  译文

上海419论坛  向长辈借来瘦马,我骑入洛阳,向族人租借的宅子满目荒凉。

  空庭里只有老鼠跑来跑去,几粒残枣在出篱的树上摇晃。

  安定城的君子,可叹你调任外放,却仍然饮酒自娱,不放在心上。

  直到还乡之日你未能登上高位,也从此断绝了我扬名的希望。

上海419论坛  枉称知己,怕玷辱了你的眼力,接引的绳子断了,知遇之恩难忘。

上海419论坛  当初我满怀豪情随洛风入都,天门未开,前路被狂犬拦挡。

  不料相马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我落魄异乡,眼看着青春耗光。

上海419论坛  归家时,枯瘦的脸上毫无光泽,鬓发稀疏,好像大病了一场。

  想写一篇传奇去干谒权贵,一个遭弃的皇孙,谁肯把我欣赏?

  明年秋天只好再踏上赴京之路,今日与君话别,明日山高水长。

  注释

上海419论坛  仁和里:洛阳城内仁和坊。皇甫湜(shí):字持正,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中唐古文家。元和元年(806年)进士及第,任陆浑尉,三年,登贤良方正制举,后历参李夷简、李渤、李逢吉幕,官至工部郎中,有《皇甫持正集》传世。

上海419论坛  大人:古人对父母称号,诗中指母亲。乞:给予。癯(qú)乃寒:瘦弱。

上海419论坛  宗人:同族人。厥(jué):其。

上海419论坛  涩(sè):干涩粗糙。

  安定美人:指皇甫湜。黄绶(shòu):县尉所佩黄色丝带。

  缨(yīng)裾(jū):冠带和衣襟,指官服。

  白笔:唐制七品以上官员用白笔代簪子。

上海419论坛  清声:好名声。

  枉辱:谦辞,有“屈承”之意。犯君眼:得到你的重视。

上海419论坛  排引:引荐。强絙(gēng):粗大的绳索。

  长关:长安的城关,古称长关为长都。

上海419论坛  阖(hé)扇:门扇,此指“君门”,即皇城大门。猰(yà)犬:应作“瘈(zhì)犬”,疯狗。

上海419论坛  坚都:两位古代善相马者,指刀坚和丁君都,诗中代指主管考试的礼部官员。

  幽单::犹孤独。春老:春光消逝。

上海419论坛  膏:滋润的面部肌肤。

  雕:写作。干(gān):干谒。天官:吏部官员。

  宗孙:李贺自谓。不调:不被选中。

上海419论坛  下元:唐人称十月十五日为下元。

上海419论坛  崆(kōng)峒(tóng):洛阳代称。

  创作背景

上海419论坛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十月十四日,诗人李贺为谋求政治上的出路,再度西去长安时路过洛阳,向皇甫湜告别,满怀悲愤地倾诉自己一年来遭受排挤的经历和复杂的感情,用“杂叙”的方式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仁和里杂叙皇甫湜》共二十句,平仄声交替押韵,不断换韵,诗意也不断地转换。首四句,押平声“寒”韵,诗人自叙应河南府试时的贫窘状况,母亲给予的马很瘦弱,族人借给的住宅墙垣断缺,院里小径纵横,破篱上挂着几颗残枣。次四句换押上声“有”韵,转写皇甫湜失意潦倒的近况,他解下黄绶,脱落衣冠,早晓沉湎于饮酒。“枉辱”四句,上、去声“潸”、“铣”、“翰”韵通押,叙述自己蒙皇甫湜赏识,方欲荐引。但一到长安。又遭排摈,诗意正指皇甫湜支持李贺赴京应礼部试而遭失败的往事。“那知坚都相草草,客枕幽单看春老。归来骨薄面无膏,疫气冲头鬓茎少。”四句,上声筿、皓通押,控诉礼部官员选拔人才,草率从事,又描写自己应考失败后憔悴失态的情状。结尾四句,换押平声先、寒韵,诗人向相知的前辈坦陈心胸,意欲向吏部上书。“长如天”,以浩无边际的空间,比喻时间之久长。后来的事实证明,皇甫湜与李贺再也没有碰过头,正是“长如天”。

  李贺想通过科举,作为仕宦的正途,从而实现自己进步的政治理想。但在“任人唯亲”路线的抑制下,这种希望是难以实现的.。从亲身“逢楔犬”的遭遇中,诗人对“坚都”这批握有用人重权的腐朽势力,发出了“相草草”的怒斥,表明他已经感受到当时政治的黑暗,表达了他对腐恶势力压抑人才的憎恨。诗人情绪很复杂,所以此诗题为“杂叙”,很切题。诗中所述人事,所抒情感,情真意切,为读者深入认知李贺生平事迹及其交游,提供了重要依据。

  吴闿生《跋李长吉诗评注》:“昌谷诗上继杜韩。”韩,就是韩愈。李贺诗深受韩愈的影响,此诗就是一例。《仁和里杂叙皇甫浞》不论叙事、抒情、造语,均极奇崛,绝去畦径,有韩愈的风调。全诗想象奇特,峭拔警迈。诗笔纵横腾跃,运用古体诗用韵比较自由的特点,多变的韵脚与多变的诗意相配合,造成韵脚密集,韵律谐和,读来朗朗上口。

【仁和里杂叙皇甫湜_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相关文章:

1.出城_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2.竹_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3.崇义里滞雨_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4.将进酒_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5.唐儿歌_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6.感春_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7.昆仑使者_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8.巫山高_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