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419论坛

月光启蒙教案

《月光启蒙》原名《月光母亲》,是诗人孙友田写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文章选进教材时有改动。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月光启蒙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标签:教案 时间:2022-10-20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光启蒙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光启蒙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3.凭借课文的语言资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

  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同学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准备】教学插图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出示幻灯(月光下的美景)指名背诵关于月亮或月色的古诗。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月光启蒙》,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一)轻声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词语,读顺课文。

  2、考虑:文章中“我”的启蒙老师是谁?

  (二)幻灯出示生字词语,朗读词语,重点指导“篱笆”“时辰”的轻声。出示句子“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指名读,出示“莲花落”的意思,指导该词语的正确读音。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月光启蒙教案范文汇编八篇

标签:教案 时间:2022-10-18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月光启蒙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月光启蒙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3.凭借课文的语言资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

  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同学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一、谈话导入:

  出示幻灯(月光下的美景)指名背诵关于月亮或月色的古诗。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月光启蒙》,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理解:“启蒙”,用“启蒙”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幻灯出示本文作者孙友田简介,说说你看过这个简介有何感受。(这么有成绩的诗人,月光是如何启蒙他的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一)轻声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词语,读顺课文。

  2、考虑:文章中“我”的启蒙老师是谁?

  (二)幻灯出示生字词语,朗读词语,重点指导“篱笆”“时辰”的轻声。出示句子“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指名读,出示“莲花落”的意思,指导该词语的正确读音。

公开课教案《月光启蒙》

标签:教案 时间:2022-09-17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开课教案《月光启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开课教案《月光启蒙》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民歌民谣的特点,感受民间文学的魅力。

  3.通过对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感受、体验、品悟、表达,感悟作者在月光下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启蒙教育,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在真情的喷涌中获得文化的洗礼与亲情的陶冶。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感受、体验、品悟、表达,感悟作者在月光下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启蒙教育,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月光启蒙》

  2、时光匆匆流逝,但童年的夏夜却永远留在作者记忆的最深处,配乐朗读第一小节

  3、读着这段文字,你的眼前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4、出示孙友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母亲不识字,但她为我吟唱的歌谣,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成为我一辈子最温馨、最幸福的回忆。

  (二)、学习歌谣、童谣

  1、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读读母亲的歌谣、童谣,去感受母亲的启蒙吧!

  2、自由读读课文中的五首歌谣、童谣,可以把你最喜欢的那首多读几遍,看看你能感受到什么?

  3.谁来把你喜欢的一首歌谣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喜欢的理由或自己的感受。(学生交流;多形式、个性化朗读。)

标签:教案 时间:2022-09-17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月光启蒙》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月光启蒙》教案1

  设计说明:

  读着孙友田的《月光启蒙》,总是被他童年那月色融融的美妙夏夜所陶醉,更被他动人心弦的浓浓亲情所感染。其中的亲情,既突出地表现在文面叙述的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以美妙、神奇的童谣伴随作者度过一个又一个月夜,在歌谣中蕴以人生道理,启迪作者的伟大母爱;也明显地表现在浸透于字里行间的作者对其母亲的深挚依恋和怀念。而月色与亲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形成了环境与心境内外互补、两相互动的意境。

  为此,笔者觉得可以以“启蒙”为轴心,串起启蒙环境――夏夜之美、启蒙事件――童谣之美这两个板块来展开教学;同时,由于“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遵循新《课程标准》关于“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原则,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朗读体味与自主感悟两种方法,由夏夜启蒙环境之美入手,经过母亲启蒙形象之美,到达启蒙童谣之美,最后还借助孙友田原作之开头,将学生审美阅读与审美情感的发展过程引向高潮,从而让学生受到一次亲情的震撼和心灵的洗礼。相信这样一次阅读教学留给学生的回味是深远的。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歌谣的韵味,月夜的美妙。

  2、学生通过赏意境,品语言,感受文中洋溢的浓浓的母爱。

《月光启蒙》教案

标签:教案 时间:2022-09-16
【ruiwen.com - 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月光启蒙》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月光启蒙》教案1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认识孙友田吗?

  2、《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会背吗?孙友田就是这首诗的作者。

  二、初读课文:

  理解:混沌 豁然开朗 莲花落

  读好这些歌谣、童谣

  三、读通课文,感知民歌童谣:

  出示文中的歌谣童谣,说说你读懂了什么?选择你喜欢的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歌谣、童谣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十九课——《月光启蒙》。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在回忆自己的童年,回忆自己童年时,母亲在月光下为自己唱歌谣、童谣、讲故事、说谜语的情景。

  1、品读:读了这些歌谣童谣,你有什么感觉?

  2、那母亲是怎样唱歌谣童谣的?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先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去体会。(可以是母亲的动作、声音、神态)

  出示第四自然段: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为什么要轻轻的?怎样唱叫吟唱?

  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还像什么?

  那你能像母亲一样吟唱吗?

  现在当你听到这些歌谣,又有什么感受?

  你知道母亲在唱这些歌谣时的感受吗?(联系母亲的神态、动作)

标签:教案 时间:2022-06-07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月光启蒙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月光启蒙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3.凭借课文的语言资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值得好好体味。

  2.文中插图精美,在指导读书感悟时,可结合插图,引导同学感悟语言内在意蕴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一、谈话导入:

  出示幻灯(月光下的美景)指名背诵关于月亮或月色的古诗。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月光启蒙》,齐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理解:“启蒙”,用“启蒙”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幻灯出示本文作者孙友田简介,说说你看过这个简介有何感受。(这么有成绩的诗人,月光是如何启蒙他的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一)轻声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词语,读顺课文。

  2、考虑:文章中“我”的启蒙老师是谁?

  (二)幻灯出示生字词语,朗读词语,重点指导“篱笆”“时辰”的轻声。出示句子“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指名读,出示“莲花落”的意思,指导该词语的正确读音。

标签:教案 时间:2022-05-24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光启蒙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月光启蒙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编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悟作者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同时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

  二、教学重点:

  课文语言优美,其中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要形象再现歌谣意境,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民谣、童谣的深远意境,从而深刻解读母亲丰满的形象,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认真听,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一弯新月静静斜挂在蓝色的夜幕上,几缕纤云在如钩的新月下悠游,月光悄悄穿透树梢摇曳出了一地的碎花,在如水的月辉下,那此起彼伏的天籁之音衬托出夜的恬静和安宁,在这样充满诗意的月光下,远山近水都隐约着一种朦胧的美。) 交流感受。

  所以在作者的眼里,(投影:“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二、体会“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

  读文,这美妙的夏夜还体现在什么地方?

  一、(唱歌谣:“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们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五年级语文《月光启蒙》教案

标签:教案 时间:2022-02-22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月光启蒙》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歌谣的韵味,月夜的美妙。

  2.学生通过赏意境,品语言,感受文中洋溢的浓浓的母爱。

  3.理解文章第五自然段与最后一小节所表达的意义。

  教学重点:

  品味歌谣童谣的语言风格,体会这些童谣对作者幼年的启蒙作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1.导出课题:

  唐代诗人孟郊,忘不了临行前母亲为他缝制衣服的一幕,于是写下了不朽的诗篇《游子吟》;(幻灯映出该诗,示意学生吟诵)

  现代作家孙友田,忘不了儿时母亲给她的文学启蒙,于是写下了感人的回忆录(示意学生齐读课题)——《月光启蒙》。

  2.初步审题:

  ⑴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说说什么叫“启蒙”?

  (学生根据预习回答,教者随机归纳: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启,开导;蒙,蒙昧无知。)

  ⑵那么,“月光启蒙”该怎么理解?

  (学生尝试讲述见解,教者随机归纳:月光启蒙:指在月光下,受到的启蒙教育。)

  ⑶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一段具体解释了“月光启蒙”,点明了课题。

  (学生速读,找出课文末节,幻灯出示末节)

  对,这就是作者对“月光启蒙”的解释。我们来读一读——(逐句引读)

《月光启蒙》教案(15篇)

标签:教案 时间:2022-02-19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光启蒙》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光启蒙》教案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欣赏画面、朗读歌谣,感受作者在童年夏夜的月光下美妙、诗意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初步感受母亲的形象。

  2、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文字,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感悟作者母亲乐观豁达的形象以及她对童年时的作者产生的巨大影响,体会母爱的崇高,珍惜美好亲情。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引导孩子读好文中的优美语句。

  教学难点:

  引导孩子揣摩语言文字,用心体会母亲的形象。

  教学过程:

  同学们,很高兴今天可以和你们一起学习语文,这节课周老师将和大家共同阅读现代着名作家、诗人孙友田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散文《月光启蒙》,一个关于爱的故事。齐读课题,预备齐!

  一、预习反馈,概括内容

  1、课文中有一幅画面动人地展现了月光启蒙的故事,打开书,找到这幅画。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谁能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幅画面描绘了什么内容?(童年的夏夜,孙友田的母亲在柔和的月色中,搂着他,时间 环境 动作给他唱歌谣、讲故事、说童谣、猜谜语。)

  2、这么一说,就把画面说具体、说丰富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概括出来了。

  3、同学们,其实这就是一个普通人家夏夜生活的场景,可是这幅画面中却融入了景色、人物、歌声和情感那么丰富的内容,这幅画面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脑海里,一辈子抹不去。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她的形象像打下了烙印一样刻在作者的心里。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感悟母亲的形象这一任务来学习,下面让我们走进画面。

标签:教案 时间:2022-01-21
【ruiwen.com - 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月光启蒙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月光启蒙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歌谣的韵味,月夜的美妙。

  2、学生通过赏意境,品语言,感受文中洋溢的浓浓的母爱。

  3、理解文章第五自然段与最后一小节所表达的意义,真正读懂课题《月光启蒙》。

  课前准备:

  熟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教学过程:

  一、读短语,想象月夜图。

  1、出示词组:美妙的夏夜柔和的月色如水的月色最美的时辰

  动听的歌谣 风趣的童谣 浓郁的诗情 芳香的音韵

  混沌的童心 想象的翅膀 民间文学的宝库 诗歌的王国

  2、读完这些词组,在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二、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默读15小节,感受这月夜的美妙之处。

  2、指导学生朗读第四小节:母亲的声音是甜甜的,轻轻的,悦耳的。

  (1)出示第四小节:(配乐范读)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

  轻轻的,

  像三月的和风,

  像小溪的流水。

  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母亲甜美的嗓音就像春风一样温柔,如溪水一般悦耳,可怎么会有香味呢?

(1)母亲的体香:洗去了一天的疲劳,换上了干净的白布褂子,我躺在母亲怀里,闻到了母亲熟悉的体香。

  (2)母亲的嗓音格外甜润,格外深情,听在我的耳朵里,很舒服,连鼻子似乎都感到舒服了,就像闻到了香味一般;